亡国造句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2.面对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中华儿女,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举国上下,万众一心,用血肉筑成了一座侵略者不可逾越的新的长城。

3.当时年少不知愁,恰逢君,似彤云出岫。未曾想,如今恨怒权作酒,烈焰焚天,烧不尽我亡国仇!

4.许多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腐败可导致“亡党亡国”的论述不绝于耳,都是最好的忠告和告诫。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绣球花曾一度大名鼎鼎,被认为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后庭花。

7.明朝末年,黄钟毁弃,小人当道,亡国是必然的结果。

8.中国的教育,不但不能救亡,简直可以亡国。

9.古今中外因生活作风上不检点而导致亡国败家的事例不胜枚举。

10.御袍留血诏,哀痛何能忘?这哪里是一位亡国之君?这分明是一位励精图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圣明天子啊。

11.惟有贤者然後乃得乐此耳。谓修尧舜之道,国家安宁,故得有此以为乐也。不贤之人,亡国破家,虽有此,亦为人所夺,故不得以为乐也。

12., 正气歌!慷慨激昂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操,如醍醐灌顶一般,将在场的每一个人深深打动,三百年前的亡国之痛与今日国家局面何其的相似。

13.太祖又鉴于隋、唐君主大权旁落藩镇,导致衰亡,又以宋代内重外轻,以致外侮纷至沓来,亦导致亡国。

14.晚唐五代的郑卫之音、流靡之变太低俗,南唐君臣的亡国之音太哀伤,都不适合大一统王朝的时代气氛。

1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6.亡国非无令也,患于令烦而不行;败军非无禁也,患于禁设而不止。

17.早年强调日本侵略中国,提出亡国之“二十一条要求”,并以最后通牒方式逼迫中国接受,即所谓“五七国耻”,逐渐为强调袁世凯为了实行帝制,屈服日本要求之所谓“五九国耻”所取代。唐启华

18.这段刻骨铭心的亡国仇恨,让句践寝食不安,日夜想着怎样报仇雪恨。

19.爷爷常常讲起中国人当亡国奴所遭受的苦难。

20.正气歌!慷慨激昂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操,如醍醐灌顶一般,将在场的每一个人深深打动,三百年前的亡国之痛与今日国家局面何其的相似。

21.他们或被安置在辽东,被唐朝廷利用来镇抚亡国之民,或作为番将,凭军功辗转进入禁军系统。

22.前方将士在浴血奋战,而后方的一些歌舞厅仍在播放醉生梦死的亡国之音。

23.彼为戎首,乃谓其曲在我,我欲玉碎,又非环境所许,国尚未亡,而痛苦实逾于亡国之民也!中正从事革命以来,饱经忧患,奇耻大辱,无若今兹。

24.这段刻骨铭心的亡国仇恨,让句践寝食不安,日夜想著怎样报仇雪恨。

25.子思贤弟家亡国破,心怀愤懑,一时冲动倒也可以谅解。

26.这段刻骨铭心的亡国仇恨,让句践寝食不安,日夜想着怎样报仇雪恨。

27.孔子听到这个消息后,怒发上冲冠,倒背双手在屋内踱来踱去,自言自语地说:“此乃亡国之兆,此乃亡国之兆!”。

28.19世纪末,在内乱外患深重、濒临亡国之际,还寄希望于宗主国清朝出兵相助。

29.抗战爆发后,有多少仁人志士怀着亡国破家之仇,参加了八路军,和日寇进行着殊死的搏斗。

30.勇敢的国民,一经览到二十一条件,群以为亡国惨兆,就在目前,于是奔走呼号,力图挽救。

31.南唐后主李煜当太子时就喜欢填词,当了皇帝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专门研究写诗填词,即使在他亡国被俘的时候,也即景生情,写出很多感人的词作。

32.这段刻骨铭心的亡国仇恨,让句践寝食不安,日夜想著怎样报仇雪恨。

33.前方将士在浴血奋战,而后方的一些歌舞厅仍在播放醉生梦死的亡国之音。

34.爷爷常常讲起中国人当亡国奴所遭受的苦难。

35.高淳大刀会敢以血肉之躯与顽敌相搏的大无畏精神和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浩然正气,在精神上压倒了疯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

36.闇君之所轻,盖明主之所重也。亡国之所弃,则治世之所行也。

37.这位复旦学子眼中的和蔼教授连夜怒书《“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一文表达了自己的疑惑。

38.“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著名民族英雄史可法的浩然正气为世人所景仰。

39.这段刻骨铭心的亡国仇恨,让句践寝食不安,日夜想著怎样报仇雪恨。


※ "亡国"造句字典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